众声喧哗#4:增补他者——理论的克里奥化与「在地他者」的生成策略

为回应前沿思想转向与时代共脉搏,Longlati 收藏与赞助计划早至 2017 年,就开始围绕着三个主题展开:二十世纪女性艺术家创作、少数与多重少数群体文化以及 90 后中国艺术家的实践。这三条线索恰可落脚于当下已成蔚然大观的三个学术领域:女性主义哲学、少数理论与华语语系研究。然而,这三个与“他者”概念密切相关的领域都尚未在简中世界得到深耕与串联。“众声喧哗”则是为此应运而生的一个项目。

众声喧哗#3:作为「华语麻烦」的黄种人概念

为回应前沿思想转向与时代共脉搏,Longlati 收藏与赞助计划早至 2017 年,就开始围绕着三个主题展开:二十世纪女性艺术家创作、少数与多重少数群体文化以及 90 后中国艺术家的实践。这三条线索恰可落脚于当下已成蔚然大观的三个学术领域:女性主义哲学、少数理论与华语语系研究。然而,这三个与“他者”概念密切相关的领域都尚未在简中世界得到深耕与串联。“众声喧哗”则是为此应运而生的一个项目。

众声喧哗#2: 「它者」的生态学

为回应前沿思想转向与时代共脉搏,Longlati 收藏与赞助计划早至 2017 年,就开始围绕着三个主题展 开:二十世纪女性艺术家创作、少数与多重少数群体文化以及 90 后中国艺术家的实践。这三条线索恰可落脚于当下已成蔚然大观的三个学术领域:女性主义哲学、少数理论与华语语系研究。然而,这三个与“他者”概念密切相关的领域都尚未在简中世界得到深耕与串联。“众声喧哗”则是为此应运而生的一个项目。

要有夜

Longlati经纬艺术中心将于2023年6月8日荣幸推出基于自身收藏策划的群展“要有夜”,呈现七位艺术家的创作——她们可能自身曾长期处于话语未明处(薇薇安·斯普林福德、露琪塔·乌尔塔多、罗伯特·里德),或是与幽暗深渊恒久凝视(草间弥生),亦或敏于观察与揭开被遮蔽的暗地(朗尼·霍利、克里斯蒂娜·夸尔斯、理查·隆恩)。展览将借她们的作品,围绕夜的意象重新诠释机构长期关注的方向。

「苏予昕:走尘」

台湾东部的苏花铁路和美西的太平洋铁路隔海相望,它们是全球殖民历史中亚裔移民和台湾原住民迁徙和劳作的苦难纪念碑,也是工业革命后人类进行自然改造的巨大野心的成果。这两条铁路同时和苏予昕的家族历史与自身的迁徙纠缠相连。在苏予昕的展览“走尘”中,两条铁路作为“近水之地”和“去来之地”,以海边断崖、山中隧道的形态反复被描摹。阳光在海面反射闪耀,铁路或明或暗,时绿时黄。